连日来,受到高温少雨天气的影响,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进入枯水期。9月22日,在鄱阳湖多宝乡蒋公岭附近水域,明代“千眼桥”提前显露真容。

据了解,这座古桥建于1631年,全长2657米,949个墩,948个孔,所以称之为“千眼桥”。鄱阳湖丰水期,“千眼桥”浸泡在水中,当鄱阳湖水位低于10.5米时,才露出真容。

截至9月22日18时,鄱阳湖都昌水文站水位已下降至10.2米,显露出的桥身全部采用花岗石,在明代时期曾是沿湖两岸群众往来的便捷通道。2016年以来,江西省对“千眼桥”进行了全面修复,不仅恢复了原貌,也成为江西省重点保护文物。

来源:央视新闻

今日热搜

  • 17岁女孩不到1秒破世界纪录
  • 2央行“四箭齐发”对市民有哪些影响
  • 3小伙用榫卯结构做面包拿世界冠军
  • 4曾志伟儿媳回应月饼风波
  • 5美高官:不想来第二次“中国冲击”
  • 6年轻人抄底北京上海老破小
  • 7巴西希望加入“一带一路”
  • 8小伙肺上感染久治不愈 竟是镜面人
  • 9疯狂的骗保:拉1人住院给300元
  • 10买票不一定先到先得?12306回应
  •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