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的阿米尼是个五官轮廓鲜明的女子,就如同当地女子,高鼻梁,大眼睛。她为世人所知,是因为10天前,因为被指戴头巾“戴得太松”,遭伊朗“风纪警察”拘捕后死亡。

警方称她死于心脏病,不过有人认为她是在被拘留期间虐死。

一条轻薄的头巾,让伊朗官方再次承受了无比沉重的压力。

头条故事:头巾

事态严重,伊朗总统莱希在联合国大会间隙举行记者会,针对阿米尼之死发表声明,“我之一时间联系了她的家人,向他们保证将坚定的调查此一事件,我们最关心的是维护每个公民的权利”。

但德国外交部长贝尔伯克说:“当女性安全,社会上所有人都安全,如果女性不安全,那么世界上没有社会是安全的。所以,对伊朗勇敢女性的残酷攻击,也是对人类的攻击。”

这个“白左部长”绝对不会放过这种蹭的机会。

也有人把阿米尼之死,比喻成是伊朗版的弗洛伊德被跪死事件。

根据笔者在伊朗生活工作多年的观察,女性公共场合戴头巾是一种硬要求,但其实很多场合只是象征性戴一下,并非严密包裹住头发。女性毛发外露,不见得就一定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

时尚女子甚至为在头发上做挑染,不但不遮,反而要凸显靓丽。女子头巾的松紧和颜色,都成为观察这个社会压力的一把尺。

阿米尼的离奇死亡,成为掀起伊朗“头巾风暴”的一只蝴蝶翅膀。

趁着莱希总统到纽约之际,CNN资深女记者阿曼普尔和他约了一个电视专访。

阿曼普尔说,自己都已经拟好了问题,包括要问问总统“头巾女”阿米尼之死。她说,为此精心准备好几个礼拜,还花了8小时架设各种设备、灯光、摄影机,万事俱备。

左等右等,不见人来。

莱希的一名幕僚前来暗示,阿曼普尔要“戴上头巾”。

阿曼普尔说,她“礼貌地”拒绝了这个要求,因为“我们现在身处纽约,这里没有戴头巾的法律或传统规定,而且先前在伊朗境外采访时,从未有任何一位伊朗总统提出这个要求”。

莱希的幕僚就明确表示,现在是宗教月,事关尊重问题,如果不按约定戴头巾,专访就会告吹。

原定采访时间过了40分钟,人没来……

采访最终破局。

阿曼普尔随文附上一张照片,没戴头巾的她坐在左边,对面是一张本应留给总统的椅子。

照片的焦点非常明确,就是那把空空的椅子。

这把椅子就是一条无声的头条新闻。

阿曼普尔试图希望借这把椅子告诉全世界,伊朗总统对头巾的态度。

因为头巾问题,阿曼普尔宁可不要这个采访,也坚持不戴。

戴头巾对阿曼普尔那么为难?

不戴头巾对伊朗总统有那么大冒犯吗?

莱希总统是在纽约出席联大,不是在访问美国,并非完全像阿曼普尔所说总统在(美国)纽约。纽约当然是美国城市,也是联合国所在地。

严格来说,也并不见得就是阿曼普尔说的,伊朗总统在纽约就必须要随美国的俗。按照这个逻辑,阿曼普尔坚持不戴头巾的解释就站不住脚。

熟悉国际新闻的朋友都知道,这位64岁的阿曼普尔是CNN的首席国际主播和记者,在美国公共电视网PBS也有节目。

她出生在英国,父亲是伊朗人,有一半伊朗血统,能讲流利的波斯语Farsi。

1991年,她因在前线采访之一次海湾战争而闻名,她在中东地区的多次采访,都曾顺应当地惯例戴上头巾。包括在伊朗采访时,为了遵守当地法律和习俗,都会戴上头巾,否则没办法做记者工作,但她在没有相关规定的国家访问伊朗官员时,就不会戴头巾。

她从1995年以来访问过每一任伊朗总统,不管是在伊朗国内或国外,即便是美伊关系再糟糕的时候,伊朗总统也会给她面子。

这一次,阿曼普尔碰了钉子,这在她职业生涯中是极其少见的。采访是因为头巾事件而起,告吹也是因为头巾风波。

阿曼普尔拒不妥协,也是一种态度。因为她不戴头巾,某种意义上就是和伊朗国内的抗争者站到了一边。如果戴上头巾,等于向伊朗官方屈服。

她的选择引起巨大争议,有人从专业角度说,你当时应该戴上头巾,为了询问重要问题,做一点小小让步,孰轻孰重?作为记者,得到故事或采访到重要人物,才是最终目标,而不是个人意志或价值取向。

但也有观点认为,阿曼普尔也没有任何损失,虽然没有如预期采访到总统,但成功地制造了一个新的大新闻,弥补了损失,还抢占了“道德制高点”。

伊朗人没少跟阿曼普尔打交道,她在伊朗也是臭名远扬。

多年前,伊朗前总统内贾德有一次关于核政策的重要讲话,CNN报道进行了直播。

伊朗总统说,“我们相信所有国家都有掌握核技术的权利”。

结果,CNN却把这句话翻译成,“我们相信所有的国家都有掌握核武器的权利”,这句话也错译成西方国家不应该“剥夺我们拥有核武器的权利”。

这位阿曼普尔当时也在现场指挥直播,正好撞了枪口。伊朗媒体狠批她“有恶劣记录”,是美国CIA和以色列摩萨德的间谍,应该永远禁止她入境伊朗。

每一个伊朗总统接受她的采访,都是跟她斗智斗勇的过程。

此次,头巾风波风起云涌之际,阿曼普尔就不会给莱希多挖几个坑吗?

莱希何尝不清楚,此人绝非善茬儿。

渡劫

伊朗在1979年革命推翻国王后,实施严格的 *** 教教法,规定妇女必须遮盖住头发,必须穿宽松的衣服,遮盖住女性身材曲线。违规者面临公开谴责、罚金或逮捕。

这个国家40年来一直游走在保守与开明之间。

不论是年轻女子因为头巾而不幸离世,还是因为CNN首席记者拿头巾耍大牌,表面上的头巾背后,是伊朗经济困境,民生艰苦,这就成为社会矛盾的导火索。

伊朗被西方长期制裁,伊朗民众看到他们本应该富得流油的国家,被管制成穷困潦倒。

随着互联网兴起,年轻人是伊朗多次大规模抗争 *** 中的主力。社会管制的松紧程度,也考验着民众对当局的忍耐程度。这种不满也成为美国推翻伊朗 *** 最寄希望的一个群体,也是美国在伊朗搞 *** 成本更低的一种方式。

为了管控局势,伊朗实施了断网。

但美国财政部宣布调整制裁内容,放宽对伊朗互联网服务的制裁豁免,扩大对伊朗民众的互联网服务范围,帮助伊朗民众躲避 *** 监视及审查。

这样一来,马斯克的“星链”卫星 *** 服务也能在伊朗使用。

在乌克兰战场提供民间 *** 服务之后,马斯克又一次把特有的服务带到了争议地点。“星链”成为美国 *** 鼓励伊朗民众对抗 *** 的工具,让他们能使用社交平台、视像会议和云服务等。

美国财政部副部长阿德耶莫说:伊朗人民正勇敢地走上街头, *** 阿米尼之死,美国要加倍支持伊朗人民,让他们自由传播信息。“我们通过这些措施帮助伊朗人民更有效地应对 *** 的监视和审查”。

美国财政部说,这么做就是要协助当地信息流通,让全球都看到伊朗政权如何镇压 *** 者。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对于伊朗来说,虽然过去40多年里,也经历了大风大浪,但一次次涉险过关,并不保证下一次就一定平安无事。

保守与开放,规矩与调整之间,走一条平衡道路,与时俱进在保守社会里并非洪水猛兽。

从中国角度,已经在伊朗耕耘多年,当然非常不希望看到伊朗政权在一小片头巾引发的动荡中出现不稳或变天。

伊朗也是俄罗斯能源管道一路通道亚洲的未来必经之地。

如果美国在伊朗搞 *** 成功,对中国和俄罗斯来说,无疑就是打入了一个巨大的楔子。

此时此刻,伊朗正在渡劫。

今日热搜

  • 1菲方宣称不会离开仙宾礁 国防部回应
  • 2老板买到15盒香港月饼哭诉不发了
  • 38月份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 4私企老板被指玩弄多名已婚女下属
  • 5人民网评香港月饼香港买不到
  • 6女主播爱上“榜一大哥”转账735万
  • 7二年级女生养蜗牛5个月生380只宝宝
  • 8女子在男方婚礼时坠亡?不实
  • 9女生用华为三折叠实现裸眼3D
  • 10意大利查获大量中国山寨复古游戏机
  •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