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摄影 陈羽啸
堪称旷世神品的精美青铜器、前所未见的稀世金器、雕刻有繁复纹饰的象牙器……数年前,“再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带给世人无数惊喜。而在三星堆出土的众多器物中,青铜神树、青铜纵目面具、青铜神坛、青铜龟背形网格状器……这些造型独特、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青铜器,更是广受关注。但将目光放到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尊、青铜罍上,这些文化交流的证据,更不应被忽略。
名家会客厅环节
9月12日,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殷墟考古队长唐际根来到名人大讲堂的讲台上,以《尊罍之路——公元前16-11世纪长江与黄河间的文化互鉴》为题,在天府之国成都带来一场生动的古蜀文明课。
回忆与三星堆“初遇”
“看到了非常震撼的青铜器”
唐际根与三星堆的“缘分”不浅,在讲座开启后的“名家会客厅”环节,唐际根就与主持人海江谈论起与三星堆遗址的“初识”。原来早在30多年前,唐际根就曾来到鸭子河畔的三星堆遗址现场,感叹于出土文物的惊艳。
讲座现场
“三星堆遗址一、二号祭祀坑的发掘,是由两位陈先生进行的,分别是陈德安、陈显丹。我记得当时我刚从北京大学毕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出差之后来到了这边,但最初没有直接到考古现场。等到1989年的时候又来到了鸭子河畔,这次是亲身来到了三星堆遗址的考古现场,也到了当时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库房,看到了那些非常震撼的青铜器。”
现场,唐际根也回忆起了在1986年,三星堆一、二号祭祀坑,先后被发现随后发掘出土了大量令人震撼的青铜器、金器、玉器等珍贵文物,在学术界立刻引起轰动,可谓“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我记得当时的新闻报道,真的是‘轰炸’一般,天天的报道都是三星堆。我印象特别深,后来亲眼所见更是震撼,觉得我们国家的西南地区竟然还有这样一批文物。”
畅谈三星堆考古新发现
“对于我们理解玉器十分重要”
数十年的时光过去后,在2024年的夏天,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现又有新的消息传来。在今年7月公布的消息中,三星堆遗址新发现与玉石器生产加工相关的遗存,专家初步判断为玉石器“生产车间”,年代为商代中期,距今约3500年至3400年。在讲座中,唐际根也说到了这一最新发现,表示自己也去过考古现场。
“我刚好近距离地看了这些东西。玉,是我们国家的文化的一种特殊象征。从古到今,中国人都喜欢玉。在商时期,南北都有玉器。因为玉器的选材、加工、成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一旦能够发现其中一个加工的环节,那就是重大的发现。”
据了解,“生产车间”距离三星堆8个祭祀坑以北约一公里处,距离1927年三星堆首次被发现的燕家院子玉石器坑直线距离不到100米。新出土的文物,包括玉石器原料、坯料、废料、残片、成品,形成早期手工业较为完整的链条,初步判断新发现为玉石器作坊。
“可以看到玉石上有明显的打磨的痕迹,相当于半成品,成品我们也已经见到了。也就是我们看到了玉器的不同阶段,这对我们理解玉器是非常重要的。”唐际根这样说道。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