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看点:
1. 四部门部署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
9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4部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确定锂电池、光伏产品、钢铁、纺织品、电子电器、轮胎、水泥、电解铝、尿素、磷铵、木制品等产品开展认证试点。
2. 全国碳市场迎首轮扩容,水泥、钢铁、电解铝三行业纳入
9月9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工作目标提出启动实施(2024—2026年)和深化完善(2027年—)两个阶段,积极稳妥推进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并明确了每个阶段的具体目标。
3. 央行:研究扩大碳排放支持工具的支持范围,扩大再贷款规模
9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路磊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对照美丽中国建设总要求,出台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一系列政策安排。研究扩大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支持范围,延长政策期限,扩大再贷款规模,为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提供更多低成本资金支持。将金融机构支持绿色低碳的表现纳入绿色金融考核评估范围,加强评估结果运用,以引导更多的金融资源流向绿色低碳领域。
4. 云南光伏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较全国低40%
目前,云南光伏全产业链已全面打通,硅光伏全产业链形成闭环发展,光伏产品碳足迹优势形成,原材料获取阶段云南企业碳足迹比全国低54%,多晶硅生产环节低63%,硅片生产低30%,电池片生产低49%,光伏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低40%,为“双碳”背景下产品出海打下“绿色通行证”基础。
5. 司法部:将会同生态环境部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9月6日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司法部提到,要贯彻落实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会同生态环境部制定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明确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的监管体制,构建起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基本制度框架。
6. 十一部门要求各地出台鼓励企业使用绿电的政策
9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推进重点设施绿色低碳发展。基础电信企业要配合构建信息通信业绿色低碳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和碳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绿色数据中心等。各地要出台鼓励企业使用绿电的政策,支持企业利用自有场所建设绿色能源设施。
7. 两部门通知做好绿证与自愿减排市场衔接工作 10月起生效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与自愿减排市场衔接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设立两年过渡期。过渡期内,适用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 *** 学 并网海上风力发电》《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 *** 学 并网光热发电》的项目有关企业,可自主选择核发交易绿证或申请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光伏、其他风电项目暂不新纳入自愿减排市场。过渡期后,综合绿证和自愿减排市场运行等情况,适时调整绿证与自愿减排市场对于深远海海上风电、光热发电项目的衔接要求。
8. 首个上海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产品SHCERCIR1将上线运行
首个上海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产品将于9月13日正式上线交易。本次上线的交易产品是依据上海碳普惠I类 *** 学产生的减排量(交易代码:SHCERCIR1)。可以用于上海碳市场配额履约抵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自愿碳抵消、自愿碳注销或者公益捐赠。
9. 台湾即将出台碳税,每吨约合66元至110元
根据台湾省环保署上周公布的规定,将于2026年开始征收碳税,2025年作为准备窗口,期间仅需报告前一年排放量。审查委员会建议将基本碳税设定为每吨碳排放量66至110元人民币的范围,到2030年将碳税费率提高至每吨排放265至400元人民币)的计划。初步征收对象以年排放量2.5万吨以上的电力、燃气供应及制造业为主,预计在10月底完成费率审议,明年5月试申报,2026年正式开始收费。
国际看点:
1. 晶科能源佛罗里达州工厂获得美国税收抵免
光伏组件制造商晶科能源表示,其位于佛罗里达州的工厂根据美国《降低通胀法案》(IRA)获得了税收抵免,这标志着来自中国的光伏企业首次在美国获得清洁能源项目的激励,表明中国企业在美国建设光伏生产设施正在取得进展。
2. 绿色低碳家电新品亮相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
9月6日开幕的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博世、西门子,美诺,海尔、美的、TCL等全球知名企业带来了助力可持续发展的新款产品,展示了最新的绿色低碳科技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 马来西亚启动航空脱碳计划,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马来西亚将通过启动脱碳计划,到2050年实现航空业的净零排放。该蓝图包括计划在飞机技术方面减少高达18%的碳排放,并增加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包括生物燃料和其他替代品,旨在减少46%的排放。马来西亚还将通过采用碳补偿计划和购买碳信用额,额外减少30%的碳排放量。
4. 欧洲汽车业或面临150亿欧元碳排放罚款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9月7日表示,由于电动汽车需求放缓,欧洲汽车行业可能面临150亿欧元的碳排放罚款。由于新车销售平均排放量上限降低,汽车制造商在2025年将面临更严格的欧盟二氧化碳目标。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