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评论员
今日社评
在当前世界面临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多种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受到冲击的大背景下, *** 主席提出的四点倡议,必将为携手共建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力。中国和东盟携手前行,必将为实现更高水平的亚太经济一体化、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11月27日,国家主席 *** 在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致辞强调,中方视东盟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地区,愿同东盟合作建设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 为此提出4点倡议:提升战略互信,深入对接发展规划;提升经贸合作,加快地区经济全面复苏;提升科技创新,深化数字经济合作;提升抗疫合作,强化公共卫生能力建设。
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中国和东盟10国 *** 经贸主管部门及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广西承办的国际经贸盛会,迄今已成功举办16届,推动并见证了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内涵不断丰富,经贸合作水平迅速提升,人文民间交往日益密切。这一盛会始终围绕推动中国—东盟友好合作这一宗旨搭建平台、畅通渠道、增进交流,服务范围从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向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拓展,不断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时间见证发展,合作结出硕果。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成为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的巨大经济体。十年来,中国与东盟双边货物、服务贸易高速增长,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资金融通、产能合作等多个领域机遇无限。尤其近年来,双边经贸合作园区成为自贸区升级背景下国际产能合作的一大亮点,诞生了中马“两国双园”、泰中罗勇工业园等一大批标志性经贸合作平台。自贸区用“黄金十年”的丰硕成果,给世界经济注入新的强大推动力,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在当前世界面临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全球经济低迷,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 *** 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受到冲击的大背景下, *** 主席提出的四点倡议,必将为深化双方合作,携手共建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力。
奏响扩大开放最强音,中国和东盟自贸区树立区域经济一体化新典范。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推进自贸区建设,构建联通世界各地的经贸格局。南宁国际铁路港一派繁忙,东盟国家的特色水果、电子产品、日用品通过中越班列到此集结后,再发往全国各地或经重庆发往欧洲,而国内和欧洲的玻璃、棉纱、电子元件、柴油机等货物在这里集结后,经凭祥发往越南等东盟国家。
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内已取消7000种产品关税,90%以上商品实现零关税。这不仅惠及广大民众,还吸引许多东南亚企业来中国开拓市场,给区域经济注入强大活力。目前,中国东盟双方产业承接的梯次性和互补性不断增强,数字经济、电子商务、智慧城市、5G等领域正成为双方合作的新增长点。通过自贸区建设,中国与东盟实现了优势互补和共赢,中国与东盟实现互为之一大贸易伙伴的历史突破,中国—东盟自贸区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范。
同舟共济,砥砺前行。第十七届东博会突出热点领域合作,为中国—东盟多领域合作做“加法”,例如首次设置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展区、首次整体展示中国(广西)自贸试验区、首次设置国际门户港展区、首次设置公共防疫和卫生展区等。此外,将发布东博会之一本英文蓝皮书《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东盟企业机会》,为企业提供丰富的信息咨询服务。
展望未来,有理由坚信,中国和东盟携手前行,必将为实现更高水平的亚太经济一体化、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