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杏林撷英】系列报道(一):儿童青少年视力的守护神——专访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党委书记 副院长魏瑞华

《杏林撷英》专栏编者按

“董奉杏成林,陶潜菊盈把”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叙述的是有关“杏林”的一段佳话。“杏林”一词现已成为中医界的誉称和中华传统医学的代名词,且泛指整个医学界。自古医家以位列“杏林中人”为荣,医著以“杏林医案”为藏,医技以“杏林圣手”为赞,医德以“杏林春暖”为誉。

***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中国小康网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推出《杏林撷英》专栏,意在展示天津卫生事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以及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最新成果。

魏瑞华: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和眼视光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人选,天津医科大学新世纪人才,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光学组委员。魏瑞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天津市自然科学课题1项、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2项、天津市教委重点课题2项;发表专业论文 50余篇,之一作者及通讯作者SCI论文20余篇;参编眼科论著5部。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记者印象

翻看着魏瑞华的简介,面对“女神”级的专家,不禁令人心存敬畏。我不由自主地托了托鼻梁上的眼镜,脑海中涌现出一个特殊的词汇——“女博导”。是的,这次的采访对象,是位女博导而且还是医学女博导,让我多了一丝担忧,生怕采访过程过于严肃和刻板。

讲党课、走进天津的中小学进行眼健康科普宣教、学术调研交流、日常临床诊疗、带队到对口的新疆和甘肃地区开展医疗援助……采访只得一拖再拖。11月20日,记者终于见到了刚刚开展“柔性援疆”活动回来的“女博导”:一头短发,笑容明媚,说起话来轻声细语,给人如沐春风的亲和感。

魏瑞华从事眼科学工作20余年,擅长各种复杂眼表及屈光不正的诊治,完成角膜移植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屈光手术以及后巩膜加固术上万例。如今,她还承担天津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教学管理工作,大量开展眼健康的相关知识的科普工作,以提高社会大众对于眼保健操及近视防控的重视程度。

还是让我们直面听听她与记者的对话吧!

访谈录

记者: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调查显示: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即一半以上儿童青少年近视。“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国民人口素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注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 *** 总书记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高度出发对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问题作出重要指示。您是怎么看待我们目前的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现状?

魏瑞华:儿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近年来,随着移动终端兴起,人们对手机依赖的加剧,和生活习惯方式的改变,加之不注意保护视力、过度用眼等,都是导致近视发生率大幅增长的重要因素。这种状况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尤为严峻。过早发生近视,未来出现高度近视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而高度近视又会增加致盲风险。有调查发现,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人群,发生视网膜脱落、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等疾病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很多。这些眼病均可导致视力严重下降,严重的会导致失明。而这些问题,通过戴眼镜或者手术都不能得到解决。可见,近视防控绝非小事。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已成为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可以说,我们现在正进行着一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攻坚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 *** 总书记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高度出发对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问题作出重要指示。2018年8月30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8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今年7月,《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印发,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成为健康中国行动的15个专项行动之一,其中包括,到2022年和2030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分别达到50%及以上和60%及以上,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力争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同时,国务院办公厅配套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国家层面成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并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纵观这几年国家政策的走向,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的关注,正在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国家的政策规定越来越明确、具体,可操作性越来越强。

记者:作为综合性眼病专科医院,请您为我们详细介绍下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在这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攻坚战中都有哪些举措?

魏瑞华:我们医院是创建于1989年的一所综合性眼病专科医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眼健康,近视防控的教学、临床、科研、培训和科普等工作,开展了大量的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项目和学校眼健康宣教活动,建立了信息化平台,实现了中小学生眼健康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及时为家长提供近视预警和近视防控指导方案。目前我们团队承担了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项目《青少年近视防控体系建设和策略研究》、天津市科学技术普及项目《天津市大学生眼健康知识普及活动和眼健康管理》以及天津市重大科技专项与工程项目《青少年眼健康远程监测与大数据平台在近视防控中的应用》,国际国内近视相关临床观察试验6项。我们医院于2008年率先设立了“近视防控门诊”,深入开展近视防控的临床诊疗和科研工作,为儿童提供个性化的近视防控诊疗方案。

近三年来,近视防控团队深入天津市区县开展中小学眼健康和近视筛查累计达7万人次,实现了眼部数据采集的实时上传,建立了眼健康档案,并为学校和 *** 提供现况分析报告。

2018年底,天津市启动了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工作,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近视防控团队承担了方案研讨、技术培训、以及全市16区中9个区的监督与数据复核的工作。

同时,为提高社会大众对于眼保健操及近视防控的重视程度,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近视防控团队开展了大量眼健康的相关知识的科普工作。线上:团队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持续推送眼健康知识和爱眼护眼视频,与东丽区合作开展家长在线眼健康课堂,同时在线30000余人次。线下:近视防控团队进入天津市南开区、河北区、河东区、北辰区、滨海新区、蓟州区、宁河区、东丽区等中小学、幼儿园以及天津大学、南开大学高校开展眼健康科普活动,针对不同年龄、不同人群进行科普宣教近60余场近万人次;医院内建设了眼健康科普宣传墙、近视防控宣传视频;我们团队还精心 *** 了近视防控的科普漫画,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更容易让孩子们了解近视防控的相关知识。

今年的3月28日,我医院作为天津市眼科医疗质量促进中心,面向全市成员单位以及医疗机构眼科开展了首场系列讲座,将焦点关注于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防控。

3月30日,为进一步推进儿童青少年眼健康和近视防控工作,全面提升医疗机构近视防控的诊疗能力,建立近视监测辐射 *** 和标准化体系,我医院发起成立“儿童青少年近视监测质控联盟”,整合眼视光技术资源,制定技术标准,设立专家组,在天津市各个区县设立定点医院,开展全市青少年儿童眼健康项目。

今年6月,天津市中小学生视力健康管理中心落户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眼视光学院作为该中心具体工作的承担单位,在市教委,市卫健委的指导下,全市中小学校、保健所、医联体单位负责和开展近视防控工作的相关人员于2019年8月18日召开了“师生健康中国健康”2019年天津市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研讨会。

记者:听了您的介绍,咱们医院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成绩斐然。在实际工作中,您认为我们目前开展近视防控工作,我们的难点在哪儿?该如何突破?

魏瑞华:在近视防控临床诊疗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家长对于近视的认识还存在很多误区,抵触散瞳检查和配镜,不定期检查眼睛,盲目寻求社会上不科学的“治愈近视”的偏方,延误孩子的治疗。因此,提升大众意识,增加科普宣教,尤其建立家长对近视的科学认识非常重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已明确提出,0—6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家长应当尤其重视孩子早期视力保护与健康,及时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生与发展。所以我们近期也在加强和教育部门的合作,为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家长开展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将近视预防的战线前移到学龄期。

其次,一些家长对近视的危害认识不够,认为只是戴镜的问题,还没有意识到高度近视的危害,这就需要眼科专业人员加强该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实际上,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重点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家庭和学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监督孩子能保持健康的用眼习惯和充足的户外活动,减少电子产品使用,定期检查眼睛,需要家长、老师共同努力,从多方面改善孩子的用眼环境和近距离用眼负荷,提高眼健康意识,在学校应加强健康教育、增加科普宣教墙。每半年到医疗机构检查一次眼睛,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2020年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之年,下一步,我们将全面推进天津市中小学生视力健康管理工作,在市教委的总体部署下,建立试点校,开展更精准有效的近视防控工作。总之,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 *** 和部门大力推动与扎实工作,也需要家长、学生、社会等各方面携手共同努力、共同行动,有效控制近视,坚决遏制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势头,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记者:儿童青少年多久需要检查一次眼睛呢?一般从多大开始检查视力为好?

魏瑞华:建议18岁以下的儿童从幼儿园开始半年做一次全面的眼健康检查,并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定期检查可以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的眼睛发育情况,及时发现问题。

记者:刚才您谈话中提到建立屈光发育档案,什么是屈光发育档案?为什么要建立屈光发育档案?

魏瑞华:我们眼球的生长发育就像我们身高的增长一样,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速度时快时慢。定期记录孩子的身高、体重、眼轴长度、角膜曲率、角膜地形图、眼压、屈光状态等数据,形成孩子的屈光发育档案,可以实时动态监测眼睛的发育情况。

我认为,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很有必要。首先及早发现眼屈光异常,如高度远视、近视、散光和弱视等,有利于及时对屈光不正的发生进行干预。二是及早发现婴幼儿是否有眼疾。三是在视力正常的儿童中,筛选出可能发生近视眼的“高危人群”,通过有效的近视防控措施,更大限度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这也是建立屈光发育档案的主要目的。

记者:孩子视力没有达到1.0是不是眼睛出现了问题呢?

魏瑞华:不同的年龄段的儿童更佳矫正视力是不同的,3~4岁的儿童正常视力大约是0.5(小数记录法),5岁达到0.7左右,6~7岁达到1.0或以上,两眼视力相差小于两行。并且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也会对视力有影响。

记者:孩子视力达到正常值是不是眼睛发育就没有问题呢?

魏瑞华:视力正常不代表发育正常,12岁以下的儿童应该有不同度数的远视储备,3~4岁一般有+2.00D左右的远视储备,5~6岁一般在+1.50D左右,之后逐渐降为正视状态。

记者:筛查结果中显示远视储备不够或是已经近视了,就是发育过快吗?

魏瑞华:儿童的调节能力很强,表现出来的远视储备不够或近视很有可能是由于调节过强所致的假象,孩子真实的屈光度数需要在睫状肌麻痹后验光(即散瞳验光)获得。

记者:怎么区分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呢?

魏瑞华:需要到正规眼科医院进行散瞳验光来判断是否为真性近视。散瞳验光(医学专业称睫状肌麻痹后验光)不会对眼睛产生有害影响,是在常规验光前通过滴入睫状肌麻痹眼药水,从而放松孩子持续紧张的睫状肌,以便准确地检测眼睛的屈光性质与度数。散瞳后患者有眼部畏光、视近模糊症状,属正常现象,可自行缓解。

记者:社会上经常能听到“孩子年龄小,不能戴眼镜”、“近视眼镜会越戴越深”等说法,对此,您怎么看?

魏瑞华:这些都是在近视防控中的常见误区,目前常见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种:

(1)“孩子年龄小不能戴眼镜”

儿童正处于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一旦长时间视物不清,不仅会加快近视增长速度,严重的甚至会增加弱视的风险,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

(2)“近视眼戴眼镜会越戴越深”

近视度数加深主要与眼部生长发育和用眼负担重有关,一副适合的眼镜可以让孩子看到更清楚的世界,让大脑接受清晰的视觉信息,有益于孩子的视觉发育。而一副度数不合适的眼镜则可能会加快近视的发展,因此,近视眼镜的验配一定要去正规的医疗机构。

(3)盲目相信偏方“治疗”近视

在目前的医疗水平下,近视还无法被治愈。通过放松眼睛可以缓解因调节原因导致的假性近视,如果出现真性近视则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全面的眼健康检查。

(4)“戴眼镜看得清就好,不用定期更换”

人眼的屈光状态会随不同年龄状态而呈现动态变化,需要定期检查并更换合适的眼镜类型及度数,度数不合适的眼镜甚至会加快近视度数的增长。

记者:日常生活中儿童青少年如何预防近视?

魏瑞华: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我们感知外界的重要器官。人们有80%的信息是通过眼睛获取的。保护好眼睛十分重要,有一双明亮健康的眼睛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对于青少年如何预防近视眼,我有几点建议:

(1) 学会放松眼睛

一次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间不应过长,用眼45分钟左右应休息10分钟左右并远眺,使眼睛放松,同时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2)养成爱眼好习惯

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姿势端正,做到指尖离笔尖一寸,胸部离桌子一拳,书本离眼一尺。不在乘车、走路、卧床和太阳光直射下或暗光下阅读或写字。

(3)改善用眼环境

改善视觉环境,保持阅读环境中适宜的光亮度和对比度,照明应无眩光或闪烁,台灯放在写字台的左上方,阅读字体印刷清晰,大小适中。课本及作业本的纸张不能太白或反光太强。

(4)加强阳光体育锻炼

开展体育锻炼,增加室外活动。多带孩子去贴近大自然,让眼睛多多接触自然光,建议保证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

(5)均衡膳食营养

不挑食,多吃胡萝卜,西红柿、葡萄和红枣等新鲜的蔬菜水果

如果已经出现以下表现,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就诊,警惕近视发生。比如喜欢凑近看电视;看不清黑板,或总是抄错板书;看书写字时离书本很近;看远处时喜欢眯眼,或用手捏住鼻梁;眼睛易疲劳,经常揉眼睛等。

记者:儿童青少年在校园中如何预防近视?

魏瑞华:之一,不要趴在桌子上看书写字。姿势端正,眼与读物距离保持25-30cm左右,握笔不要太低,桌椅高度适合,保持胸离桌沿一拳头的距离,使眼与读物保持适当的距离。第二,不在光线不足或阳光直射的环境下看书写字。第三,不在走路、坐车时看书。第四,不要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课间需要放松我们的眼睛。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并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确保在校时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按照动静结合、视近与视远交替的原则,在课间时到室外活动或远眺,防止持续疲劳用眼。第五,注意用眼卫生,正确操作眼保健操。眼保健操通过 *** 眼部穴位,达到改善眼部疲劳的目的。

中国小康网天津11月25日电

撰稿/摄影/摄像 李华 李欣 于晓彤

今日热搜

  • 1普京会见王毅
  • 2姐弟外出失联 弟弟遗体在水中被发现
  • 3低空经济飞出新图景
  • 4柯文哲妻子:我们已经家破人亡
  • 5这座东北小城,超900个机构被撤销
  • 6杭州多地中小学秋假国庆可连休10天
  • 7HPV疫苗卖不动了
  • 8马斯克1.5亿美元在北京买房?假
  • 9天津上空现巨大不明黑圈
  • 10上海出现一只在逃吗喽
  •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