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如此发达,让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知晓天下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像国瓷君这样的感慨:“古代人没电没网没手机,他们是怎么愉快玩耍的呀?”过年过节放长假,车慢马也慢,赴一场几百公里以外的约会,要提前十几二十天就出发,既不能晒 *** ,又不能把好吃好玩的发朋友圈,多无趣呀!但国瓷君考证了一圈,才发现非也!古人的业余生活可比咱们有趣多啦!尤其是中秋节这天,每一朝的古人都能玩出花,如果他们发朋友圈出来,那是分分钟秒杀在场的各位呀!不信你们看!
据传,唐朝开元年间中秋之夜,唐玄宗吃着美酒听着曲儿,望着银白如练的月光忽然说道:“此月如此光灿,如何得上去?”身旁的方士罗公远把手杖往空中一甩,便化作了一座直通月宫的桥,唐玄宗踏桥而上,就走到了门前写着“广寒清虚之府”的月宫。唐玄宗走进去,看到数百素衣仙子在院中婀娜起舞,回到凡间后便创作了闻名后世的《霓裳羽衣舞》。月宫被称为“广寒宫”,也是由此而来。
瞧瞧!人家这节过的,赏个月就成了名垂青史的“人民艺术家”!而我们只能吃吃月饼哼哼歌,还都不在调上……啊,对了!就连“月饼”的名称,也是杨贵妃将“胡饼”重新命名而来的呢!二位实在是【真·中秋夫妇】呀!
中秋节在唐朝成为固定节日,至宋朝则完全兴盛开来,成为了朝廷和百姓的狂欢。宋朝人爱放假是出了名的,一年间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休假,“逢节必沐”、“没节造节也要沐”的宋朝人,自然是不会放过中秋节这个大好时机的。每年快到中秋节,街市上就早早弥漫起浓厚的过节气氛,八月份正是各酒务、酒库新酒上市之日,因此中秋节前,各个酒店都会装饰一新,贩卖新酒。那火爆程度,真可谓是手快有手慢无啊!到八月十五这日,很多酒家的酒都销售一空,关门回家过节了。
中秋这天宋朝的土豪们,或者如苏东坡这样的文人雅士们,一般都会选择登高楼赏月,就着月饼吃茶吃酒,并有乐队在旁演奏出360°环绕立体的高雅乐曲,曲水流觞吟诗作赋,美哉!而平民百姓对中秋节的热情也超高,据《梦梁录》记载,“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用白话讲,一般小康之家会在这天设置家宴,登月台赏月阖家团圆。即便是极穷困的人家,也会典当了衣服买酒过节,不愿意草草应付过去。
据说弘历自从当了皇帝,就没在宫里过过几次中秋,可能因为宫里不够宽敞吧……(故宫:胡说!本宫大着呢!)据《起居注》与《实录》等记载,活到八十九岁的弘历,一生在避暑山庄过了47次中秋节,为了过节专门跑到一个地方去,这种仪式感也是没谁啦。中秋当天,弘历不仅安排了流水席般络绎不绝的歌舞节目,还要号召大家写诗。一生写过4万多首诗的诗歌达人弘历,为中秋节写过100多首,实在是高产呀!第二天节日的余兴仍然高涨,弘历还会去骑马狩猎,真是“一生潇洒不羁爱中秋,作诗狩猎乐悠悠”,这节日过得太精彩啦!另外关于清代如何过中秋的事情,国瓷君以前也有详细写过,大家戳这里可以看到哦!
怎么样?是不是被这些古人的中秋朋友圈震撼到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登高赏月、吟诗作赋这些高雅的活动渐渐都被我们遗忘了。但好在“礼仪之邦、以礼待客”的传统我们并没有忘。在距离中秋一两周的时间,我们就忙着采购月饼及其他礼品,准备送给亲友和客户。国瓷永丰源中秋礼系列,早在前两周就已经开始火爆销售,左右对杯更是很快售罄,可见大家对中秋节的热情还是很高的。
除了礼尚往来的过节氛围,仪式感也要有。家中来客,“长谈不可无茶”,一套好茶具不仅可以让客人感受到亲切和尊重,更显主人高雅有品位。即便不待客,这样美好的茶盏,自斟自酌也是能令人心生愉悦的。目前中秋礼·幸福和鸣21头功夫茶具(6人位)、中秋礼·幸福和鸣10头中式茶具(4人位)和中秋礼·幸福和鸣3件套盖杯仍然火热在售,但余量有限,活动期一过就没有这般优惠价了,预购从速哦!
部分图片来自 *** ,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