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草根是什么

草根”直译自英文的grass roots。有人认为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同 *** 或决策者相对的势力;一是指同主流、精英文化或精英阶层相对应的弱势阶层。这是其含义。
草根旺城嘉良为 您解答希望 帮到您

2中医里所说的明矾、三白草根、白英有没有其他的别名,在药店里一般称作什么?有何作用?

白英别名:白毛藤、毛风藤、毛葫芦、毛秀才。   来源:为茄科植物白英(Solanum lyratum Thunb.)的全草。   采制:夏、秋季采收,晒干。   化学成分:含β-羟基甾体生物碱。   性味:性寒,味甘;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利湿,化瘀。用于湿热黄疸、风热头痛、白带过多、风湿性关节炎。   【别名】白毛藤、蜀羊泉、苦茄、白草、毛千里光、毛风藤、毛葫芦排风藤、毛秀才、葫芦草、金线绿毛龟   【来源】本品为茄科茄属植物白英Solanum lyratum Thunb. [S. dulcamara L. var. lyratum (Thunb.) Sieb. et Zucc., S. Dulcamara L. var. pubescens Blume, S.Dulcamara L. var. chinense Dunal],以全草或根入药。夏秋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性味归经】苦,辛、微寒。祛风利湿、入肝、胃经。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抗癌。全草:用于感冒发热,乳痈、恶疮,湿热黄疸、腹水,白带,肾炎水肿;外用治痈疖肿毒、下肢溃疡。根: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鲜全草捣烂敷患处。   【备注】   (1)用治感冒发热、乳痈等,可配合蒲公英、银花、一见喜等药同用。治疗湿热黄疸或腹水肿痛、小便不利者,可配合金钱草、茵陈等药同用,使水湿之邪从小便排泄。用于风湿痹痛,可与秦艽、枪活、独活等药同用。本品配伍蛇莓、龙葵、白花蛇舌草等药,用于肺癌以及胃肠道癌肿等症。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药材性状】本品根茎呈椭圆形,稍弯曲,有分枝,长短不等;表面灰褐色,粗糙,有节及纵皱纹,节上有须根,呈环节状,节间长约2cm;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类白色,粉性。茎呈圆柱形,有纵沟4条,一条较宽广;断面黄色,纤维性,中空。单叶互生,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5cm,宽2-10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缘,基出脉5条;叶柄较长,有纵皱纹。总状花序与枝顶与叶对生,花小,棕褐色。蒴果近球形。   【性味】 性寒,味甘、辛。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解毒消肿。用于尿路感染、肾炎水肿、黄疸、脚气、妇女白带过多;外用疔疮痈肿、皮肤湿疹。根茎入药,有消肿、解毒、利尿的功效,江苏民间将花枝煎水服有治火淋、利小便的效用;茎叶可作饲料和农药;含挥发油和水解类鞣质。   【药用验方】 1、白带:三白草根二至三两,猪瘦肉四两,水煎,服汤食肉,每日一剂。   2、风湿痹痛:三白草根、牛膝根、白茅根、毛竹根各三至五钱,水煎服,红糖、米酒为引。   3、乳汁不足:三白草根一两,猪前脚一只,水煎,服汤食肉,每日一剂。   4、血淋:三百草根二两,海金砂藤叶一两,仙鹤草三钱,水煎,每日一剂。   5、附骨疽:三百草根一两,米酒煎服,每日一剂。   6、脚气肿胀(脚气病):三白草一两,水煎服。此方亦可治脓肿初起。   三白草还可治膏淋、全身瘙痒、腰痛、烫火伤、吐血、白喉等症。   【又】三白草,初生不白。入夏,叶端方白。农人候之莳田。三叶白,草毕秀矣。其叶似署预。(出《酉阳杂俎》)   三白草,刚生长出时并不白。进入夏季,叶尖儿上才开始发白。农人等到这个时候才把它移栽到田里莳弄。三个叶发白时,就全都抽穗开花了。它的叶子很像署预。

3三白中草药

三白草  Herba Saururi Chinensis  (英)Chinese Lizarbtail Herb  别名 五路叶白、塘边藕、白花莲。  来源 为三白草科植物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Lour.) Baill.的全草。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80cm。根茎较粗,白色。茎直立,下部匍匐状。叶互生,纸质,叶柄长1~3cm,基部与托叶合生为鞘状,略抱茎;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5cm,宽3~6cm,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心形或耳形,全缘,两面无毛,基出脉5。总状花序1~2枝顶生,花序具2~3片乳白色叶状总苞;花小,无花被,生于苞片腋内;雄蕊6,花丝与花药等长;雌蕊1,由4个合生的心皮组成,子房上位,圆形,柱头4。果实分裂为4个果瓣,分果近球形,表面具多疣状突起,不开裂。种子球形。花期4~8月,果期8~9月。  生于沟旁、沼泽等低湿处。主产江苏、浙江、湖南、广东。  采制 四季均可采,洗净,晒干。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甲基正壬酮(mehtyl-nnonylketone)、肉豆蔻醚(myristicin),尚含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甙(quercitrin)、异槲皮甙篇蓄甙(avicularin0金丝桃甙(hyperoside)、芸香甙等。  性味 性寒,味甘、辛。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解毒消肿。用于尿路感染、肾炎水肿、黄疸、脚气、妇女白带过多;外用疔疮痈肿、皮肤湿疹。

4白草根是什么药,

【药 名】:白草根   【来 源】:为禾本科白草根的全草。   【功 效】:清热凉血、养阴清热。   【主 治】:用于血淋、鼻衄、肺热咳嗽、胃热烦渴等证。   【性味归经】:甘,寒。入肺、肝、胃、膀胱四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克。   【别 名】:白花草(四川)、倒生草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各省区。   【拉丁名】:Pemisetum flaccidum Griseb.   【考 证】:始载于《山西植物生态调查》。 【名称考证】三白草根 (《唐本草》) ,三白根(《补缺肘后方》)、塘边藕(《生草药性备要》)、地藕(《眼科要览》)、百节藕(《植物名实图考长编》)、过塘藕、水莲藕(《广西中兽医药植》)、白莲藕(《广西中药志》)、九节藕(《江西民间草药验方》)、天性草根(《中草药治肿瘤资料选编》) 【科目来源】双子叶植物药三白草科植物 【药用部位】三白草的根茎。 【性味归经】甘辛,寒。①《生草药性备要》:“味甜,性寒凉。”②《本草求原》:“甘辛,寒。”③ 《分类草药性》:“味苦,性热。”入脾、大肠、膀胱三经。 【功效主治】利水除湿,清热解毒。治脚气胫肿、淋浊、带下、痈肿、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3两),或捣汁。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药材鉴定】根茎细嫩而肥,结节膨大,围绕结节着生多数的须状根,状若藕须;干燥根茎质坚甚脆,断面颗粒性。 【化学成分】根含氨基酸、有机酸、糖类,以及可水解鞣质(0.48%)。 【相关选方】①治脚气胫巳满,捏之没指者:三白根,捣碎,酒饮之。(《补缺肘后方》) ②治淋浊、脚气:鲜三白草根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③治热淋:三白草根一两,同米泔水(第二次淘米的水)煎服。 ④治妇人赤白带:三白草根一两,以精猪肉二两煎汤,以汤煎药服。 ⑤治痈肿:三白草根晒干研末,蜂蜜或鸡蛋白调匀,敷患处,一日换一次。(③方以下出《江西民间草药》) ⑥治乳痈:鲜三白草根一至二两,豆腐适量,水煎服,渣捣烂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⑦治肝癌并有腹水,食水不进:天性草根和野芥菜(大蓟)根各三至四两,分别煎汤,去渣后,加白糖适量饮服,上午服天性草根,下午服芥菜根。 (《中草药治肿瘤资料选编》)

5甘草粉的三白汤

源于明代(16世纪)医学著作《医学入门》记载的三白汤,“白芍、白术、白茯苓各5克,甘草2.5克,水煎,温服”。
适于气血虚寒导致的皮肤粗糙、萎黄、黄褐斑、色素沉着等。如果嫌麻烦,还可以自制袋泡茶,取白术粉、白芍粉、白茯苓粉各150克,甘草粉75克,混合均匀,装入30个小包中,每天取1包用沸水冲泡,当茶喝,茶末可用于敷脸。内服外敷,其效更佳,将甘草粉与白芨粉,白芷粉,白术粉混合调成糊状做成面膜,涂在脸上,待水份完全被吸收时清洗干净。也可待到第二天早上清洗,其美白,祛斑效果绝不亚于名牌美白祛斑面膜。

6三白草的药用价值

别名
白面姑、白舌骨、塘边藕
来源
本品为三白草科植物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 (Lour.)Baill.的干燥根茎或全草。根茎秋季采挖;全草全年均可采挖,洗净,晒干。  性状
本品根茎呈圆柱形,稍弯曲,有分枝,长短不等;表面灰褐色,粗糙,有节及纵皱纹,节上有须根,呈环节状,节间长约2cm;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类白色,粉性。茎呈圆柱形,有纵沟4条,一条较宽广;断面黄色,纤维性,中空。单叶互生,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5cm,宽2~10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缘,基出脉5条;叶柄较长,有纵皱纹。总状花序于枝顶与叶对生,花小,棕褐色。蒴果近球形。气微,味淡。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切段,晒干。  性味 甘,辛,寒。  归经 归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白带,尿路感染,肾炎水肿;外治疮疡肿毒,湿疹。
①《唐本草》:主水肿,脚气,利大小便,消痰破癖,除积聚,消疔肿。
②《本草拾遗》:捣绞汁服,令人吐逆,除胸膈热痰,亦主疟及小儿痞满。
③《植物名实图考》:治筋骨及妇人调经多用之。
④《岭南采药录》:治淋浊,利小便,消热毒。
⑤《广西中药志》:治妇女白带及痧气。
⑥《本草推陈》:治火淋,虚淋,黄疸。
⑦《湖南药物志》:治痢疾,蛇咬
实用选方
1、白带:三白草根二至三两,猪瘦肉四两,水煎,服汤食肉,每日一剂。
2、风湿痹痛:三白草根、牛膝根、白茅根、毛竹根各三至五钱,水煎服,红糖、米酒为引。
3、乳汁不足:三白草根一两,猪前脚一只,水煎,服汤食肉,每日一剂。
4、血淋:三百草根二两,海金砂藤叶一两,仙鹤草三钱,水煎,每日一剂。
5、附骨疽:三百草根一两,米酒煎服,每日一剂。
6、脚气肿胀(脚气病):三白草一两,水煎服。此方亦可治脓肿初起。
7、治疔疮炎肿:三白草鲜叶一握,捣烂敷患处,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8、治绣球风:鲜三白草,捣法洗患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9、尿路感染、水肿:鲜根茎或鲜全草一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10、流火:鲜根茎二两,或再加珍珠菜鲜根一两,水煎服;另取鲜根茎加盐卤少许捣烂,敷患处。(《浙江 民间常用草药》)
化学成份
三白草叶含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甙(quercitrin),异槲皮甙(isoquercitrin),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甙(querctin-3-L-arabinoside),金丝桃甙(hyperin)及芸香甙(rutin)。茎、叶均含可水解鞣质。全草含水量挥发油,其主成分为甲基壬基甲酮(methyl-n-nonylketone)。
药理作用
1.50%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抑 *** 用。
本品所含扁蓄甙:v0.5mg/kg,对麻醉犬有利用尿作用,增加剂量时作用更显着。对大鼠,不论ig或sc,34mg/kg即产生显着的利尿作用,强度不如氨茶碱,但其毒性仅为氨茶碱的1/4。
本品叶中所含金丝桃甙具明显的抗炎作用,大鼠植入羊毛球后,每天20mg/kgip共7d,能显着抑发炎过程,还有较强的止咳作用和抑制眼醛糖还原酶的作用,可能对预防糖尿病性白内障有益。
摘录 《中国药典》
民族医药
侗药
娘善百Nyangl sanp begs,藕借塘(Ngoux geel dangc):全草主治挫缝刀任(伤筋),宾宁乜崩榜(自带)《侗医学》。
水药
邱南:根治肾炎水肿《水医药》。
畲药
三叶白,五叶白,六叶白:全草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肾炎水肿,白带,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扁桃腺炎,乳腺炎,痈肿疔疖《畲医药》。塘边藕:全草治疗肾炎水肿尿路感染,风湿疼痛,菌痢,黄水疮《滇省志》。
苗药
罗吊:根茎治白浊,白带,肺结核,咳嗽,尿道炎,风湿骨痛,肾炎,子宫脱垂,肝炎贫血;全草治白带过多,风湿关节痛,黄疸型肝炎,胃下垂,消化不良,慢性气管炎,白带,白浊,骨折《桂药编》。塘边藕,衣北节摸:根茎或全草用于尿路感染,肾炎水肿,白带;外治疮疡,肿毒,皮肤湿疹《湘蓝考》。
土家药
白鹤蓬(bai he lian):根茎治头晕头胀,摆白,遗精,风疹块《土家药》。
瑶药
大叶鱼腥草,棵通坳来,钻地风:功用同苗族《桂药编》。过塘藕:用于尿路感染,水肿,尿结石[4]。
壮药
苯水,侧八念,棵汗亥,美根罢,笋笔草功用同苗族《桂药编》。哈兴农(hajhingjndonh):治疗水肿,尿路感染。

7三白草的用法与功效?

【别称】塘边藉、白花莲、过塘藉、三张白、白面姑、白舌骨。

【形态特征】多年湿生草本植物, 30~60厘米高。根茎横走,白色,圆柱形,有明显的环状节,节间约2厘米长,节上有须根。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 四~15厘米长, 3~6厘米宽,先端急尖,基部心形,两面均无毛,茎顶端的2~3片较小叶,在开花期常变为白色,故名三白草。四~六月开黄色小花,七~九月结果,果实近球形,直径约3毫米,果皮有疣状凸起,成熟时不开裂。秋采根状茎、四季可采全草,鲜用或干用。

【生长环境】产于长江流域诸省以及河北、河南、山东;多于山沟、溪边、田边、浅水塘等低湿处生长。

【性味功效】味甘、辛,性寒,有小毒。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验方精选】之一方:鲜三白草根茎、鲜刺牙根各15克,1个猪脚。

用法:煲服。

主治:脾虚带下。第二方:30克三白草,20克泽兰,30克败酱草,20克鱼腥草 (后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0~15日。

主治:慢性前列腺炎。第三方:60克鲜三白草根茎。

用法:水煎、空腹服。主治:乳糜尿、白浊,热淋。第四方:30克三白草根,30毫升米酒。

用法:加水炖,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五~七日。

主治:骨髓炎。第五方:30克三白草根茎,1个猪脚。

用法:水煎,服汤吃肉。

主治:产妇乳汁不足。第六方:适量鲜三白草茎、叶,适量桐油。

用法:共捣烂,外敷患处。

主治:疔疮。第七方:60克三白草根茎,60克猪瘦肉。

用法:煲服。

主治:湿热水肿脚气。第八方:半斤鲜三白草叶,15克路路通,30克艾叶。

用法:水煎温浴,每日1次。

主治:小儿皮肤瘙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