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张福超
2024年中秋节三天假期,文旅市场与消费市场均迎来了新一轮的热潮。据交通运输部消息,仅9月15日中秋假期首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1592.4万人次,环比增长10.6%,比2023年同期增长37.9%,比2019年同期增长13.3%。
假期前两日四川A级景区迎客651.22万人次,门票收入超5000万元
据四川省文旅厅消息,中秋假期前两日(9月15、16日)全省纳入统计的867家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651.22 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5173.9万元。
登高赏月伴随趣味投壶、音乐诗会串联非遗展演、无人机观赏超级月亮……今年中秋假期,四川文旅系统围绕“万人赏月诵中秋”主题,推出主题文化活动500余场次。各地还将主题文化活动与旅游目的地宣传推广相融合,打造文化旅游消费新场景,形成节日消费热点。成都、泸州、南充、绵阳、乐山、宜宾6地还开展文旅公共服务赶大集促消费活动,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
在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成都市春熙路大慈坊街区,近日开启的“I AM HERE春熙网红周”活动,将100余个线下文旅新消费场景与线上“网红+”传播活动有机结合。数据显示,活动开幕之一周,春熙路街区日均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超84万人次。
新消费场景,自驾、赏秋赏月文化游成热点
三天的中秋假期,不少人都想趁着这几天出去玩一玩。自驾赏秋、赏月的文化游也受到年轻消费者的欢迎,不少消费自驾至神木垒,硗碛湖巍峨的雪山下是蔚蓝的湖水,湖畔是五彩缤纷的彩林,成片的红杉带来的是无尽的震撼。游客们在中秋节当天登上神仙坪草甸,免费体验藏族传统服饰,感受藏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乐山,当地将还原诗仙李白笔下的峨眉山月。峨眉山脚下的《只有峨眉山》戏剧幻城内,全新升级打造的古风雅集,迎来“汉服大秀”。中秋假期期间,成都文旅集团推出系列活动跟着明月游成都,在锦江,游客们泛舟江行感受到文创、音乐、演艺、市集等越来越多的文化元素,倾听古老文明与现代经济交织融合的美好乐章。
在成都世园会主会场,假日期间每晚锦云楼前广场上,吊装威亚的“嫦娥”将身着飘逸长裙“奔月而去”。12名身着华服的舞蹈演员将化身仙君仙子,为游客送上节日的祝福。宽窄巷子也是是一番“古月”意境。诗词歌赋,音乐舞蹈,那“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情趣流淌街头巷尾。
而安仁古镇,以古筝演奏、冰皮月饼 *** 等民俗活动把明亮的“乡月”送于眼前,也带来一抹浓浓的乡思。城东郊世园会里的耍咖营地,花团锦族,百卉芳心,文化体验、美食品鉴、亲子互动的中秋活动浓墨重彩“花月”之美。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