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按照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的部署要求,广东、北京两地“扫黄打非”部门深入查办涉儿童“邪典”视频案件。
北京、广东两地文化执法部门近日作出相关行政处罚,责令上述互联网企业改正违法违规行为,警告并处以罚款。
经查,
广州胤钧公司在未取得行政许可的前提下,擅自从事 *** 视频 *** 、传播活动,用经典动画片中的角色玩偶实物及彩泥粘土等 *** 道具,将 *** 过程拍成视频,或将有关成品摆拍 *** 带有故事情节的视频,上传至优酷、爱奇艺、腾讯等视频平台。
该公司2016年11月分别与优酷、爱奇艺视频平台签订合同,利用“欢乐迪士尼”账号上传视频,从中获利220余万元。经审核鉴定,其中部分含有血腥、惊悚内容。2月5日,该案在文化执法部门前期调查取证的基础上,已由广州市天河区公安机关刑事立案查处。2月6日,广州市天河区工商行政管理局依法吊销了该公司营业执照。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负责同志表示,
对 *** 传播妨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有害信息行为,将坚决从严打击,无论涉及什么企业,一经查实,绝不姑息。各互联网企业务必履行好主体责任,深入开展自查清理,不给淫秽色情、低俗暴力、血腥恐怖等有害信息提供任何传播空间。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将继续开展“护苗2018”“净网2018”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相关违法犯罪活动,欢迎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举报,提供相关违法活动线索。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举报中心 *** 12390,或通过中国扫黄打非网、“扫黄打非”微信公众号或“扫黄打非”客户端在线举报。
中宣部等部门部署开展儿童"邪典"视频集中整治行动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近日作出部署,2月上旬至4月下旬进一步开展针对 *** 直播平台传播低俗色情暴力等违法有害信息和儿童“邪典”动漫游戏视频的集中整治行动。
一段时间以来, *** 直播中低俗媚俗、斗富炫富、调侃恶搞、价值导向偏差等问题比较突出。境外一些所谓儿童“邪典”动漫游戏视频在境内传播扩散,严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在前段时间排查工作基础上,相关部门将组织开展全面清查,
对未获得相关直播服务资质的直播平台和频道,依法予以取缔;
对具备运营资质、传播违法违规和不良内容的,责令删除相关内容,问题突出的直播频道和直播间,立即下线整改。
对违法违规情节严重的互联网站,依法予以关闭;
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组织对隐患问题多、用户数量大的 *** 直播、动漫、游戏、视频企业,分类别进行约谈警示,督促落实主体把关责任,展现新气象、传播正能量。
春节前,多部门依法查处、集中曝光一批 *** 直播、动漫、游戏、视频违法违规典型案件和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互联网企业。积极鼓励和引导互联网企业举办“ *** 过大年”“民俗直播”等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新闻链接:
视频有毒,坑害孩子
这个叫Laura的家长给宝宝随机点播了一集《小猪佩奇》,就走开去忙自己的事情。
没想到这个披着“猪皮”的,竟然是一只充满成人世界恶意的“魔鬼”——在电脑传出的惨叫和女儿害怕的哭声中,她看到屏幕上的画面,竟然是面目狰狞的牙医拿着手臂粗的针管,不断扎向尖叫痛哭的佩奇。
更让人不安的是,除了小猪佩奇,还有许多我们熟悉的卡通人物也被这样二次“塑造”,甚至还衍生出了关于捆绑、虐待、流血的内容和真人动漫。
并且!这些内容已经被证实流向了国内!
有网友搜索了下,发现就在3天前,一位ID为“肉呆大魔王”的网友披露过更多令人不敢相信的内容——
这篇文章原文发表在国外著名社交网站Reddit 上,由网友翻译成中文。
文章讲的是一个动画剪辑师发现自己的公司不太对劲。
比如,几次在工作邮箱里收到诡异的儿童视频,公司高管在集体观看虐童视频被辞退......然后,他又发现自己五岁的侄女在 YouTube 上观看他之前所在公司 *** 的动画片。仔细了解才知道,这些都是以儿童熟悉的卡通人物包装的,带有血腥暴力或软色情内容、甚至虐童的动画或真人小短片。
据网友爆料,在 YouTube 上,以儿童特别是幼童为目标的此类明显儿童不宜的荒谬视频,确实大量、广泛的存在。
米老鼠被一辆车撞得血溅路口↓↓↓
迪士尼动画片《冰雪奇缘》(Frozen) 里的艾莎公主 (Elsa)接受各种开喉咙、开颅手术↓↓↓
这些视频的角色都直接取材于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动画片,现在却被各种折磨、虐待......视频普遍带有恐怖、惊悚以及各种不符合人伦常理的荒谬剧情......
此外,Youtube上还有大量视频,由成人演员装扮成动画片里的角色或电影里的超级英雄,加入暴力、色情和低级笑料......
而这些“儿童邪典片 ”,却都正大光明出现在了适合儿童观看的视频分类里,有的还被打上了“教育”、“幼儿教育”的标签。
一旦小朋友观看了几部视频之后,平台就会给你推荐更多同类视频,然后观看量越来越大(有些播放量甚至达到数百万)......整一个恶性循环!
小朋友们就这样观看了一部又一部的有害视频,大脑吸收和处理着剧中角色疯狂的动作、荒谬的行为,并不断巩固着这种危险的认知:暴力和性很好玩很正常;流血很好笑……
而这正好给犯罪分子提供了契机。从视频回复来看,确实有很多不当癖好的成人很享受,并要求拍出更多这种影片。
这些“儿童邪典片”在美国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事件,被称为:艾莎门(Elsagate,因为《冰雪奇缘》里的艾莎公主是这类视频中最常出现的主角)。
去年 7 月,《 *** 》特意报道了这一情况,引起了全美国的关注。
在社会各界的强烈 *** 下,YouTube 开始大规模下线这类视频、封禁账号。到去年 11 月,YouTube 宣布删除了超过50个频道、15 万个视频。
谁曾想,这些在外网上被慢慢打掉的视频,悄悄从国外流入了国内。
网友@阳阳来一桶 在视频网站上的搜索
在其他视频网站搜索,同样可以得到大量含有暴力或软色情元素的小视频。
随着事件的发酵,大部分主流播放平台已经开始自查,对这些内容进行删除下线。但还是有很多裹挟着恶心内容、容易被忽视的“漏网之鱼”存在。当去搜索一些孩子常看的动画片时,就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
真人版的长发公主,面对镜子里伸出的恶魔的手惊声尖叫——
小猪佩奇、艾莎公主、小马宝莉、迪士尼……这些打着“儿童”、“动画片”标签的分类下、推荐播放列表中,孩子们爱看的、我们记忆里那些美好的经典的,全部中招、五无一幸免!
并且它们的背景音乐里,总是充满了孩子的笑声和儿歌,如果没有陪着孩子,你永远都知道他到底看到了些什么!
这些 *** 眼球的画面、惊人的播放量,让人忍不住忧心忡忡:儿童内容分类下、播放列表里、或者是孩子无意的一次点播中,曾经有多少孩子受到过心理上的伤害?
虽然大家都在痛斥那些为吸引眼球不负责任 *** 和上传者、指责没有做好内容检查的各大平台。但现在对每个家长更紧迫的,是赶紧检查一下自己电脑上、ipad里的视频播放记录;也不再忽视对孩子的陪伴、不再把他一个人丢在ipad前、把动画片视为万能解药,不再不经过仔细筛选就让孩子随便在电脑上点播观看。
我们建议:18个月以下的婴幼儿更好不要看电视;18个月至2岁的孩子每天的屏幕时间也不能超过1小时。
而且在孩子看电视的时候,家长们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掌握主动权,做出每周看电视的计划,选择那些鼓励好行为的节目;
节目完了就关掉电视,家长要做好表率,不要沉迷于电视;
千万不要让电视成为保姆,宝宝更需要的是和家长之间的其他亲子活动,比如搭积木、讲绘本;
最重要的是,家长应该挑选适合的节目或视频,并跟孩子一起看,帮助孩子弄明白看的是什么内容,而不要把看电视、看动画片变成让自己脱身的方式!
我们曾经为了保护孩子竭尽所能:把家里的插座、尖角封死或包裹,怕他不小心磕到碰到;认真考察幼儿园的每个细节,怕他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受委屈;每次出门都要一遍遍强调遵守交通规则、乘坐电梯要注意……
万万没想到,就在我们眼皮子底下,罪恶之手悄无声息的掳走了孩子心灵健康。
对影视作品法律法制的完善、升级各大平台的监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作为父母的责任。
对电子产品的出现,我们充满感激——它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源,也解救了很多个我们在孩子和工作间焦头烂额、分身乏术的尴尬时刻。但请一定不要忘了:孩子是我们的孩子,不是电子产品的孩子。
深度:如何防止"儿童邪典视频"污染童心?
客观来看,“儿童邪典视频”的 *** 、传播,根源恐怕在于利益的驱动。从境外 *** 视频的流入演变成本土化生产,这些有毒视频的 *** 已经形成一整套流程,而围绕流量、点击率和广告分成更是形成了灰色利益链条。
令人担忧的是,视频平台的“算法推荐”导致孩子们源源不断接受到类似的信息,家长对动画片的过分信任,放松了对有毒视频的把守,这些一定程度上也是有毒视频能够猖獗的原因。事实上,只要斩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这些视频的可乘之机便大大减少。
在互联网尚不发达的上个世纪90年代,评论君的童年大多是通过电视来看动画片,度过了美好的童年。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 技术成为现代社会的标配,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当下的孩子许多还在襁褓之中就开始在移动设备上认识这个多彩的世界,步入学校又习惯用 *** 来辅助学习的过程。不可否认,互联网大大拓展了思想和行动的边界,但 *** 空间总会有阳光照射不到的阴暗角落,而缺乏辨别能力的孩子极有可能就被“暗箭”所伤。
从某爆款手游让小学生沉迷,到在线教育App中暗藏黄色信息,再到如今让家长惊出一身冷汗的“有毒动画片”,一再提醒我们的是,作为一种技术互联网本无过错,但如果侵害孩子的童年、损害到下一代的成长,那就必须下大力气治理。
早在两年前,针对未成年人遭受 *** 不良信息侵害、沉迷 *** 游戏等问题,相关部门就研究制定《未成年人 *** 保护条例》。应当看到,在未成年人保护问题上,回应社会关切、完善制度设计、细化具体政策,体现了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相关政策的落地不仅为惩治 *** 不法行为提供法律武器,也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驾护航机制。
然而,任何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系统性方案和整体性推进。如果单靠 *** 的发力,却没有社会舆论的形成、企业责任的担当和教育短板的补齐,恐怕很难取得效果。如今有毒视频的传播令人发指,这启示我们,未成年人保护必须突破利益藩篱,而对于互联网服务提供者来说,任何产品的尺度都不应当由流量更大化来决定,而应是社会责任的更大化。
面对数量庞大的未成年人网民,唯有各方共同努力,画出 *** 治理“同心圆”,才能彻底铲除有毒视频存在的土壤,让孩子的童年远离互联网阴暗角落。
“
与邪恶争夺孩子的战斗,
我们寸步不让!
你会喜欢
国家部署了一个“大计划”:每句话里都传出重要信号 选专业、找工作、投资有方向了!
【热搜】不敢小看早餐摊了!这个小镇,靠炸油条生意,一年挣回9个亿
来源: 央视财经(ID:cctvyscj)、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扫黄打非网
本文编辑:张爽
觉得不错,欢迎点赞↓↓↓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