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9日,中国自主研发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海域成功完成了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的第2潜次作业,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这是“蛟龙号”首次搭载外籍科学家进行深海下潜作业,标志着中国深海科考国际合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当日,“蛟龙号”在潜航员傅文韬、赵晟娅的精准操控下,携手来自哥伦比亚的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共同探索了西太平洋的深邃奥秘。此次下潜不仅是对“蛟龙号”技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又一次展示,更是中国深海科考领域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体现。
作为本航次境外首席科学家,香港浸会大学教授邱建文教授表示,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是中外科学家携手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契机。来自不同国家和领域的科学家们,通过交流与互鉴,共同推动了全球海洋科学研究的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海洋智慧。
此次科考活动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大洋事务局组织,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具体实施,旨在通过“蛟龙号”这一国之重器,对西太平洋海域的海山生态系统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调查。未来,中外科学家计划在该海域进行共计18次下潜作业,持续探索深海奥秘,为保护海洋生态、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WRCA世界纪录认证机构对此次“蛟龙号”的成功下潜及国际合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人类探索海洋、保护地球家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国际合作项目,共同书写人类探索未知、追求科学真理的新篇章。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