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链研究员|胡泽松 编辑|LZ

时间:2022.04.27

会议主讲人:董事长虞仁荣,总经理王崧,董事会秘书、证券投资部总监任冰

关于存货:存货大增原因、公司采取策略以及存货产品布局

韦尔股份存货自21年末88亿持续增加至22年1季度末105亿,同比亦大幅增加【补充参考1】,公司管理层表示存货体量与公司的产品结构及发展策略是相适应的。

虞仁荣对2021年总结说,公司经营策略,不是侧重是否"缓解",而是根据市场情况和客户需求,保持稳健库存水位,从而提升经营效率并优化盈利能力。

管理层也根据最新市场情况,及时调整存货规模;伴随着收入规模快速增长,库存水位在近期也会有一定程度上涨【补充参考2】。

目前库存商品主要是产品通用型号产品,产品生命周期较长,且产品竞争力较强,存货减值准备已考虑下游客户需求情况进行充分计提【补充参考3】。

(存货)主要包括智能手机、汽车、安防CIS及TDDI、模拟等各业务线的产品,产品结构与整体销售结构相符。伴随着销售规模持续增长,和因为国内新一轮疫情抑制的需求得到释放后,存货将长期保持在稳健可控的水平。

【补充参考1:2022年之一季度存货104.70亿元,同比增长87.59%,占流动资产51.77%;2021年存货87.81亿元,同比增长66.51%,占流动资产43.27%。

补充参考2:2017-2021年存货分别5.48亿元、9.19亿元、43.66亿元、52.74亿元、87.81亿元;对应营收分别21.61亿元、24.06亿元、39.64亿元、136.32亿元、198.24亿元、241.04亿元。

补充参考3:2021年末库存商品账面余额56.81亿元,较期初增长96.69%;存货跌价准备5.00亿元较期初减少0.41%。】

关于业绩:近两季度业绩下滑及下一季度展望

2021年第四季度及2022年之一季度,韦尔股份业绩均出现下滑【补充参考4】,原因是手机等消费电子需求增速放缓,叠加了一季度春节假期、近期国内新一轮疫情以及汇率波动等多个因素。

董事长虞仁荣对接下来的二季度表现保持乐观,一季报披露,伴随着产品结构积极调整以及主要细分市场逐渐恢复,预计2022年第二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较之一季度实现不低于50%增长。

对于二季度50%增长动力来源?虞仁荣回答说:公司坚定按照“3+N”产品策略进行产业结构布局【补充参考5】,各细分产品市场均表现出了较强劲增长势头,整体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补充参考4:2021年第四季度营收57.89亿元,环比减少1.32%,同比减少1.13%;归母净利润9.58亿元,环比减少24.88%,同比减少2.23%。2022年之一季度营收55.38亿元,环比减少5.41%,同比减少10.84%;归母净利润8.96亿元,环比减少8.51%,同比减少13.90%。

补充参考5:“3+N”指构建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触控与显示解决方案和模拟解决方案三大核心业务体系,并通过团队扩充及并购延伸等方式不断丰富公司产品版图。】

虞仁荣对虞仁荣频繁减持及高额质押回应:感谢你的宝贵建议!

投资人问虞仁荣,近年实控人等每年进行减持操作,建议实控人和高管避免频繁减持,减小对长期投资者信心的影响。

虞仁荣对此回应说:上市公司股价受宏观经济、国家政策、市场环境、行业基本面以及投资者偏好诸多因素影响。近年来韦尔股份经营发展稳健,业绩持续快速增长,已形成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触控与显示解决方案和模拟解决方案三大业务协同发展的半导体设计业务体系。他说“公司也在持续关注股票二级市场动态,感谢你的宝贵建议。”【补充参考6】

至于质押股份高达30%的问题,虞仁荣称:股份质押融资主要用于偿还债务、生产经营、补充流动资金等,融资人将按照股份质押有关规定,结合个人资金需求,合理控制质押比例。【补充参考7】

【补充参考6:2022年4月,虞仁荣直接持股30.28%较年初减少0.04%,较2021 年年初减少1.93%;期间虞仁荣及其一致行动人虞小荣共6次减持合计1421.04万股,董事兼副总经理纪刚减持3次合计80万股,董事兼财务总监贾渊减持3次合计93.29万股。

补充参考7:虞仁荣及一致行动人韦豪股权投资基金自公司上市以来累计43次股权质押,当前未解押股数1.31亿股,占公司总股本14.93%。】

关于宏观环境:半导体行业的周期,贸易摩擦对公司的影响

2021年半导体市场需求井喷,对于半导体周期进程,虞仁荣从两方面给出见解:

首先,从全球经济发展周期看,先后经历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人工智能三大浪潮,近年来5G、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自动驾驶等人工智能细分产业领域出现蓬勃发展,对芯片等基础半导体产品的需求仍处于较快增长状态,从而带来行业的高景气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依然持续。

其次,近年来中国陆续出台产业支持政策,半导体行业面临重大战略机遇期。公司手机、安防领域终端用户主要在中国大陆,汽车领域终端用户则遍布全球主要汽车厂商,受益于未来半导体市场增长、国产替代加速、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快速发展等大趋势,半导体行业有望持续维持景气周期。虽然行业极短期可能暂时受到贸易环境、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但公司作为具备国际领先水准的本土半导体设计企业仍有更大机遇。

韦尔股份大部分营收来自国外,对于国际上贸易摩擦带来的影响,董秘兼证投总监任冰表示从最终客户的分布上看,公司大部分的收入系来源于境内终端客户。目前各项业务开展顺利,公司海外客户覆盖了汽车、手机、安防、IOT、医疗、AR/VR等领域的知名品牌,贸易摩擦对公司的业务影响非常有限。【补充参考8】

【补充参考8:2021年韦尔股份国外营收202.33亿元同比增长33.42%,占总营收83.94%;2020年为151.65亿元,增速49.47%,占比76.50%。】

关于产品:手机CIS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汽车CIS加强与主流厂商合作

2021年韦尔股份CIS业务下游领域中智能手机占比57%,是公司CIS之一大应用领域。对于将如何维持手机CIS业务增长,虞仁荣表示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满足产品结构的优化。

2021年手机CIS高阶像素产品占比持续提升,32MP及以上产品营收占比超50%,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目前手机厂商对于摄像头方案不再一味追求数量提升,但是摄像头功能升级及像素提升趋势明确,本质上看手机厂商对于手机CIS的配置要求并未下降。今年已经新推出2亿像素全球最小0.61μm像素尺寸产品,且伴随50/60/100MP产品逐渐推开,手机高阶像素产品占比还会继续提升。

同时,通过推出更小像素尺寸的高阶像素产品,在保证成像效果的前提下能有效降低成本,公司的产品有着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目前智能手机CIS领域头部集聚的现象明显,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补充参考9】,凭借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推出有更强性价比以及更好性能表现的产品,保障智能手机CIS业务的持续优化,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

在车载CIS领域,虞仁荣回答说,与汽车品牌及晶圆厂合作可维持其在该领域竞争力:作为全球领先芯片设计公司,与全球主流晶圆厂均有密切合作,有充足产能应对份额增长需求。

车载CIS行业整体表现为高景气状态,作为全球领先车载CIS供应商,在车载CIS领域有着近16年研发、生产和销售经验。

在原有欧美系主流汽车品牌合作基础上【补充参考10】,大量导入到国内传统汽车品牌及造车新势力方案中,并已在较多车型方案上获得方案导入,这也将为公司带来新的收入及利润增长点。

除了图像传感器以外,还在MCU、LVDS、LCOS、电源IC、MOS、驱动等领域持续加大了研发投入,将会在近一两年陆续导入汽车市场,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在汽车电子化、智能化的趋势下,将迎来巨大商业机会。

【补充参考9:近5年韦尔股份研发投入分别1.01亿元、1.67亿元、16.94亿元、20.99亿元、26.20亿元,分别占营收4.21%、4.22%、12.43%、10.59%、10.87%。

补充参考10:目前韦尔股份汽车CIS下游客户包括奔驰、宝马、奥迪、通用等主流车厂。】

睿蓝财讯出品

文章仅供参考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来源:蓝筹企业评论

今日热搜

  • 1贝碧嘉离开上海进入江苏
  • 2金店女销售3年偷走45.8kg黄金
  • 3谁是今年出游目的地“顶流”?
  • 4靳东考上博士了
  • 5苏州更大风力13级已破纪录
  • 6直击14级台风贝碧嘉破坏力
  • 7特朗普打高尔夫一 *** 藏在灌木丛
  • 8官方辟谣“包头发生管道爆炸”
  • 9贝碧嘉登陆上海树木被连根拔起
  • 10好利来员工私自驾驶摩托或被开除
  •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