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转型变革的大背景之下,国内的新能源发展也是势不可挡。各大城市纷纷把将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上日程,似乎都卯足了劲。
魔都上海,作为中国新能源发展迅速的超一线城市,必将进一步加速新能源的扩张。
2月25日,上海出台了《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
目标明确,电动化决心十足
该计划以2025年为节点,为上海规划了具体的目标:到2025年,上海本地的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过12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值突破3500亿元,占全市汽车制造业产业产值35%以上。计划“稳中求进”,上海算得上中国发展新能源最有决心的城市。
具体来看,2025年,上海 *** 计划个人新增购置车辆中,纯电动汽车占比超过50%。
当然,大量的营运车辆也将转投“电动化”。计划到2025年,公务、公共新能源汽车占比将超过80%;网约出租车新能源汽车占比超过50%;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总量突破1万辆,同时建成并投入使用各类加氢站将超过70座。
另外,上海市将支持上汽集团发展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乘用车新能源车型销售占比超过 30%,集团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超过20%。
算是给上海划了明晃晃的分数线,目标相当明确了。
对于消费者而言,有什么影响?
计划中提到,将完善新能源汽车专用牌照支持政策。
自2023年起,对消费者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不再发放新能源汽车专用牌照额度。消费者将燃油车置换新能源汽车并使用专用牌照的,允许继续保留原持有的燃油车额度。
这一政策在不久的将来或将在其他一线城市推进,也就是买插混车不再送绿牌了......
在基础建设方面,上海市鼓励建设集中式充电桩、出租车充电示范站,提高直流充电桩的占比。鼓励商场、商务楼宇物业经营主体通过减免充电车辆停车费、对燃油车停占充电车位提高收费标准等方式,缓解“燃油车占位”矛盾,同时力争全市新建或改建快充桩 10000 个。
随着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逐步完善,车主在使用新能源汽车上将更加方便安心,极大减少“充电焦虑”、“停车困难”。
在人才鼓励方面,上海市将落实人才激励,对符合条件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国内外优秀人才,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直接落户、人才奖励等支持。
此外,相关政策逐渐确立,新能源汽车应用、加氢及充换电相关标准和监管体系逐渐成熟,都将支撑上海持续扩大新能源汽车应用规模。
“新能源之一城”是上海努力的目标与方向,无论是政策的发布,基础设施的完善,又或是对企业的支持,人才的引进,凡此种种,都表明了上海将新能源产业的壮大发展作为当下的工作重心,我们将看到一个在新能源道路上加速快跑的上海。
(文/沉尘;审/青柠)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