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2023年的暑假余额已经严重不足。

在今年这个高温假期里,各大社交媒体的头条都被娱乐圈的男明星们所攻占。

这些轮番购买热搜的哥哥们,不仅在镜头前常年占用公共资源,随随便便的一句话就能指挥粉丝的千军万马,让整个内娱都掀起一场血雨腥风。

也是在这个暑假,还有一个值得被关注的孤勇者,却悄无声息的淹没在热搜的名利场中。

跑道上的孤勇者

7月13日,在泰国曼谷举行的亚洲田径锦标赛现场,随着发令枪的一声令下,来自各个国家的选手冲出起跑线。

经过一番拼搏和厮杀,身着9号运动服,代表中国队出征的刘德助最终以3分42秒30的成绩登上了领奖台,夺得一枚来之不易的铜牌。

这个成绩不仅帮助中国队拿到登上奖牌榜第二的位置,也打破了了中国队在该项目上,23年来无牌的记录。

但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人不知道这枚奖牌,甚至连专业媒体都念不对刘德助的名字。

这个来自广西百色市下属村镇的小伙子,从小就在田径方面展露出优异天赋。

没有配套医疗团队,没有专业的教练和练习场地,刘德助凭借着个人对于田径项目的热爱,义无反顾的将所有时间和 *** 都投入到训练中。

幸好,他所有的付出都没有被辜负。刘德助在2016年进入广西壮族自治区体工队后,就成为了国内田径圈子里一匹黑马,并多次打破记录。

而这一次,刘德助能够取得这枚来之不易的亚锦赛奖牌,不仅是让我国田径代表队在这个项目上实现了零的突破,更重要的是,为一直处于低谷期的中国田径运动员们提高了士气。

没错,我们太需要一枚奖牌来证明实力,也太需要一枚奖牌重新点燃了中国田径的希望。

在过去了十几年里,曾无数次登顶世界之巅的中国田径队,曾长期徘徊在低谷,停歇不前。

但一切都不晚。在追逐梦想和突破历史的这条路上,无数中国田径运动员在不为人知的赛道上,默默用虔诚和热爱铺垫着未来。

即使努力和汗水很少被人关注,取得的荣誉也不被瞩目,依旧我行我素,忠于初心。

更让人觉得动容的是,在通往终点的这条跑道上,一代代接棒奋力拼搏的中国田径人已经

走了将近一百年......

一张合影背后的中国力量

在刘德助突破历史成绩的那一天,在比赛视频下方的一条评论,让很多人相信了“宿命论”。

刘长春、刘翔、刘德助,这三个看似毫无关系的名字放在一起,就串联起了中国田径的一段百年历史。

“我中华健儿,此次单刀赴会,万里关山,此刻国运艰难,望君奋勇向前,让我后辈远离这般苦难。”

这段1932年刊登在《大公报》头条上的一句话,背后却隐藏了一段不堪回首的中国田径史。

1932年当美国洛杉矶正在筹备第十届夏季奥运会时,中国却在日寇的侵略下,经历着战火纷飞,山河破碎的至暗时刻。

为了树立国际上的形象,日本人大力邀请中国运动员代表伪满洲国参加奥运会。

在此前举办的华北运动会上,一人包揽了100米、200米和400米短跑三项冠军的刘长春,进入了他们的视线。

为了逼迫刘长春出战,日本人通过武力威胁失败后,竟然自作主张的在报纸上刊登了刘长春即将代表伪满洲国参加洛杉矶奥运会的假消息。

被架上舆论审判席的刘长春,无力辩驳只得在《大公报》上发表了声明“我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我是中国人,绝不代表伪满洲国参加第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一席掷地有声的宣言,激励了无数抗战中的同胞也感动了张学良。他出资8000元,资助刘长春远赴洛杉矶,代表中国出征奥运会。

从上海到洛杉矶,长达21天的漫长航行中,本就晕船的刘长春还要一日三餐吃建议西餐。长途跋涉加上水土不服,让这位田径健将耗费了大量体力。

抵达洛杉矶的第二天,还未调整好时差的刘长春就参加了开幕式。

因为只有一名运动员参赛,在各国旗手入场时,为了给刘长春撑场面,当地留学生和美籍华人临时赶来凑成了一支队伍。

当这支6人团队走过主赛场时,有人拍下了这张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大公报更是以“单刀赴会”为题,写下来前面的那句配文。

在比赛中,舟车劳顿耗尽体力的刘长春最终因预赛成绩不佳,止步决赛。

此后,一生致力于推动中国田径项目发展的刘长春,辗转多地从事体育教练工作,培养了无数田径人才。

1983年刘长春因病去世,终年74岁。

同一年,一个名为刘翔的男孩在上海出生。

小学时的刘翔,已经在田径方面展示出了过人天赋。

在教练的建议下,刘翔从中学开始练习跨栏,并凭借全国冠军的成绩顺利进入国家队。

2001年,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110米栏项目上,18岁的刘翔获得了之一块金牌。

之后这位亚洲飞人,便开始了问鼎巅峰的冠军之路。

在刘翔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他一共收获了36块金牌,并多次打破世界纪录。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刘翔成功跑进13秒夺得了男子110米栏世界冠军。创造了属于亚洲奇迹,书写了属于黄种人的神话。

9年后,在曼谷的亚锦赛体育场上,身披国旗的刘德助用实力再次证明了:我们不必再单刀赴会,也不再是国际赛场上的东亚病夫。中国力量在三代田径人的手中被传递,无数运动员用实力证明,崛起不再是一个口号而已!

收入是他们训练的更大难关

中国体育的破圈证明,离不开无数运动员的奋起和努力。

但在训练场背后,还有许多体育健儿被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所劝退。

就在刘德助打破23年来无奖牌历史的前一个月,他还在直播里感叹收入太低,难以维持生活。

“工资多少?哎,反正挺低的,4千到8千之间。对,马拉松是赚钱,但是我没有那个能力去跑啊。”

虽然刘德助坚持了下来,但还有很多运动员因为同样的困惑,在梦想和现实之间徘徊不定。

在镁光灯之外,为国争光却被遗忘的运动员更是比比皆是。

90年代,代表中国队夺得过19次冠军的长跑运动员艾冬梅,在退役后因为伤病导致双腿严重变形,无法从事正常工作。

为了生计,她曾经抱着孩子,在寒冷的北京街头卖菜为生。还曾为了房租,在网上 *** 奖牌。

在六年的运动生涯里,多次打破全国及世界纪录,一共收获9块金牌的举重运动员邹春兰,因病退役后便失去了生活来源。

多年的高强度训练,不仅使她失去了让母亲的愿望,早早荒废学业,只有小学文凭的邹春兰,求职四处碰壁后,只能居住在一间不足5平米的出租屋里,靠搓澡为生。

曾经代替 *** 上场,在大运会上获得吊环和团体两枚金牌的体操运动员张尚武,在备战雅典奥运会时意外跟腱断裂,落寞退役。

没有一技之长,身高不足不足1.6米的张尚武因为找不到工作,在古玩市场以100元的价格,卖掉了那枚带给他至高荣誉的金牌。

在热门项目的赛场之外,还有很多像艾冬梅、邹春兰一样被舆论淡忘的运动员。他们用汗水和泪水,努力为国争光之后便黯淡退场。

他们的高光时刻不应终结在登上领奖台的一刻,他们的委屈不应淹没在明星流量的呼声后。

关注这些真正的明星,给流血流泪的冷门运动员一些热度,才是我们每个观众应该做的。

今日热搜

  • 1台风过境阳澄湖 大闸蟹怎么样了
  • 2多所高校已本研“倒挂”
  • 3这波中秋氛围感已拉满
  • 4苏州2名快递员疑遭电击 医院正抢救
  • 5女子回家看到脚印 调监控被吓坏
  • 6复旦大学“驴背诗思”雕塑被吹倒
  • 7靳东考上博士了
  • 8台风天有人掉下楼?事发地非上海
  • 9上海有新人顶着风雨结婚
  • 10金店女销售3年偷走45.8kg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