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外资,是观察一城经济的风向标。
尽管受到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全球经济复苏艰难等多重挑战,叠加去年济南外贸复苏开始加快因素,较高的同比基数为后期外贸稳增长工作增加了难度,但济南外贸外资依然展现较强韧性,今年上半年进出口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较好的增长势头,有5个月进出口增速实现两位数增长,为实现全年外贸持续增长打下了良好基础。
7月26日召开的济南市委市 *** 新闻发布会上公布,据海关统计,上半年济南市进出口总值1087.3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28.8%。其中出口628.9亿元,增长25%;进口458.4亿元,增长34.5%。济南市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速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危机中的跨越、困难中的突破,方显真功。全面“飘红”的外贸成绩单背后,是身处腹地的济南全力做好开放发展文章,不断优化外贸结构,强力推动转型升级,加快创新平台建设等一系列“硬核”举措,是济南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发展、加快建设开放合作高地、全力做好开放命题的努力与收获。
稳中有进,外贸外资成色足
以稳促进、以进固稳,“稳”的基础更加夯实,“进”的动能持续显现。
欲知全局,先观其一隅。细看外贸成绩单,一般贸易占主导,保税物流进出口快速增长。上半年,济南市一般贸易进出口901.1亿元,增长18.2%,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82.9%。同期,保税物流进出口137.8亿元,增长222.3%;加工贸易进出口35.7亿元,增长13.2%。
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贸易带来影响,稳定外贸基本盘,殊为不易。济南传统优势商品逆势上扬,上半年,机电产品、农产品、金属矿砂等济南外贸优势产品合计进出口781.7亿元,同比增长28.5%,占到了全市进出口总值的71.9%。由此看出,济南传统进出口商品结构较为合理,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今年上半年,济南外贸外资延续稳中有进发展态势,“稳”的基础更加夯实,“进”的动能持续显现——
机电产品、钢材、塑料制品等出口均保持两位数增长。上半年,济南出口机电产品369.8亿元,增长32.2%,占出口总值的58.8%。与此同时,机电产品进口增势平稳。上半年,济南进口机电产品248.1亿元,增长63.1%,占进口总值的54.1%。
销售与生产互为动力,激扬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动能,彰显外贸产业勃勃生机与巨大潜力。
民企活力释放,功不可没
在推动进出口贸易增长上,民营企业可谓重要力量。
随着国家减税降费、加强金融支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能源和原材料保供稳价力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特别是关于跨周期调节稳外贸政策措施效果持续显现,进一步激发了济南民营企业市场主体活力。
根据海关公布的数据,上半年,济南民营企业进出口635.1亿元,增长19.1%,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58.4%,民营企业作为外贸之一大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
同时,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数量也在增加。上半年,济南有实绩进出口业务的民营企业数量为4969家,增长16.5%,所占全部外贸企业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增速为19.1%,拉动全市外贸增长12.1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莱芜海关辖区深加工食品农产品出口7.3亿元,同比增长43.1%,占农产品出口值的32.7%,较去年同期提升12.4个百分点。这离不开广大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努力——莱芜裕源食品有限公司、莱芜泰禾食品有限公司开发黑蒜酱、黑蒜膏、枣核桃等高附加值新产品5种,新增韩国、日本等高端市场5个;山东新大地果蔬食品有限公司新增优质大蒜种植基地备案1800亩;山东万邦食品有限公司出口山楂注册果园获得备案,提升出口食品优质原料供给。
今年以来,济南密集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推动外贸保稳提质,支持企业纾困解难,持续有效激发了外贸市场主体活力。
国际合作新优势不断增强,潜力可期
国际市场需求相对比较稳定,为我市提供了广阔空间。
从数据上看,东盟、拉丁美洲、欧盟、美国、非洲为济南前5大贸易市场,这5大市场进出口合计占济南进出口总值的56.7%。同期,济南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387亿元,增长32.1%,占35.6%,提高0.9个百分点。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419.3亿元,增长42.4%,占38.6%,提高3.7个百分点。除主要贸易伙伴外,上半年,济南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增长42.4%。
为保障RCEP协定惠企,济南组织开展“精准惠·泉服务”政策宣讲活动,精准解读RCEP协定优惠政策、原产地证书申办流程等政策内容。全面落地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智能审签等便利化措施,叠加实施原产地企业备案“两证合一”、无纸化申报等措施,持续提升原产地企业签证便利化水平。围绕支柱行业、龙头企业实施重点帮扶,加大华熙生物等企业经核准出口商培育力度。
上半年,驻济隶属海关、市贸促会合计签发RCEP优惠原产地证书1782份,签证金额5.8亿元,可享受进口国关税减免566.5万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济南始终保持前进挡、高速度。
服务优化、平台加持,外贸产业发展迎来春风
营商环境,没有更好只有更好。济南不断优化外贸发展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优化服务,硬核政策是支撑。
如何保障新冠检测试剂快速通关?济南推广“不见面”业务办理模式,指导企业综合利用“单一窗口”“互联网+海关”等无纸化海关业务办理平台,实现无接触、“不见面”、全过程网上业务办理。除此之外,济南还开辟新冠检测试剂通关“绿色通道”,采用“专人受理、全程辅导、预约查检、即检即放”模式,优先办理新冠检测试剂查验放行手续,实现即报即检即放。
“一方热土”能不能“热”,靠纷至沓来的客商;能不能一直“热”,要靠亲商安商的环境。
为持续拓宽企业问题反映渠道,济南在现有“关企联络群”、业务咨询热线基础上,同步借助“政企通”“海关企业直报点”等渠道,确保企业问题能够之一时间反映。同时,完善企业服务协调员机制、应急协调机制,综合实施 *** 视频指导、远程答疑等服务举措,确保企业问题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济南在苦练“内功”的同时,不断夯实载体扩展平台。济南加速推动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与综保区统筹发展,实施集成性制度创新,推出保税展销辅助监管系统等4项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创新举措。推动济南市首个综保区保税研发项目——壹瑞特人工肝顺利出区用于临床研究,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延伸……济南外向型经济新载体正日新日进,逐步构建。
对外交往热度攀升,济南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
当下的济南,一个个“连通四海”的重要活动接连举办、一批批四海宾朋密集到访,越来越多外资企业选择济南、越来越多外资项目签约落地,推动这座城市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动能更为澎湃。
备受世界关注的中国—加勒比发展中心在济南成功创设。世界中医药互联网产业大会、2022世界激光产业大会、2022日本(山东)进口商品博览会、国际文旅博览会……在一场场世界级的盛会上,济南的开放魅力不断释放。
国际友城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和渠道,多年来,一系列国际友城活动极大促进了济南对外交流合作,增进了济南与多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谊。目前,济南市与国外79个城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友好 *** 覆盖五大洲,其中不乏芬兰万达市、佛得角首都普拉亚市等国际知名城市。
3月23日,济南通过2020年迪拜世博会中国馆“山东活动周·济南日”活动,在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奥林匹克”盛会的世博会舞台上,向世界传递“济南声音”,与世界共享“济南机遇”。
在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期间,济南市共有19个项目签约,总投资额约18.25亿美元,合同外资6.63亿美元。
2021年8月30日,济南市被授予2022年“东亚文化之都”荣誉称号。今年4月26日,“2022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济南活动年”正式拉开帷幕。
近年来,济南依托历史文化街区、国际潮流文化街区、商务核心区,以及著名景区、旅游酒店等资源,建立9个济南文旅交流中心工作站,促进对外文旅交流。先后举办了“毕加索真迹全球巡展”、全球珠宝钻石国际艺术展、东亚时尚文化交流、国际美食潮流文化节等活动,让精彩纷呈的世界文化在济南展示魅力、交流互鉴。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对外开放,是一场继往开来的深刻变革,是一条永不停歇的进取之路。接下来,济南还将继续加强外贸平台建设,推动多维联动招商,强化政策扶持,多元开拓市场,培育外贸新潜力,继续秉承着力向前的务实之举和奋力向上的创新探索,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济南日报记者:张茜 统筹:林江丽)
编辑:张钰
今日热搜